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

<我在現場>:聆聽他們的故事~(反對廢除死刑晚會)


【文、圖/何宇軒】
前言:
「我在現場」是我自己想從事的系列寫作主題,主要以各種事件、遊行、集會的現場觀察為主,期望透過自己的文筆與鏡頭,在主流媒體框架之外,達到「給讀者不同視野」的理想目標。不過為了避免影響讀者判斷,本文盡量以敘述為主,對於議題本身的訴求或立場,盡可能不做任何評論。
有點抱歉的是,這個寫作計畫是後來才發想到的,當初去參與這些活動時只是單純抱著一種「想去看看」的心態,加上我都是單人行動為主,難以同時兼顧文字記錄與攝影,加上時過境遷,有些細節恐無法詳竟,盼讀者見諒。

時間要回到王清峰還在擔任法務部長時,因為她拒絕簽署死刑執行令受到立委抨擊,加上她本人的一些個人理念的相關發言,使得死刑廢存議題又浮上檯面。(1)

媒體人朱學恆(2)有感於死刑爭議的發言權被廢死團體所把持,因此在凱道辦了一場晚會,主要邀請「行為人未被判死刑,或是判了不執行的重大犯罪」的受害者家屬。

這裡特別提一下朱學恆,雖然他近來有「黑掉」的趨勢(特別是「沒在關切」事件),而且他的發言風格也有人不喜歡(我承認我也是),不過他的號召力與行動力真的讓人感到驚訝,像是現場的舞台搭設、義工等都需要大量人力,而王清峰發言讓死刑爭議浮上檯面也是不久前的事,換言之這活動的籌備應該沒有太多充裕的時間,可見他的辦事效率的確很優異。

現場沒有名人來致詞,僅朱本人簡單做了開場。現場氣氛是走溫馨路線,甚至還有發送康乃馨花束(母愛的象徵);發言者的情緒也控制地相當好,除了說到傷心處哽咽之外,並沒有太多發洩性的呼喊等,或是過度賣弄悲情訴求。不過大螢幕的投影片的語氣就顯得比較扇動,這裡是比較詭異的地方。而且從投影片的某些文字用語中,可以看到文案寫作者對於法律用語和程序應該是陌生的。

隔天翻開報紙,深刻體驗到媒體與現實的落差,特別是某些媒體呈現的方式,彷彿現場充滿了劍拔弩張的衝度與叫囂,我都開始懷疑記者有沒有真的到現場,還是只是把類似活動的「刻板印象」重新整理過後、配上相對應的人物關鍵字,就成為一篇新稿了?(3)

1:直至今日近期的湯姆熊割喉事件也是,死刑存廢爭議一直存在,但總是要到發生大事件才會被再度提起,然而政府卻一直沒有詳細表態存廢與否的明確立場,面對正反兩面聲浪,只會消極地拿「尋求社會共識」作為擋箭牌,看不到一個政府對於政策的明確方向,而是一再閃躲搖擺。

2:這是我能想到最適合他的頭銜。

3:當然也不是所有媒體都這樣呈現,只是因為時間久遠,想不起來是哪一家媒體。

後記:
前言提到盡量不要評論活動訴求,但我這裡還是簡單講一下對整個議題的整體感想:
關於廢死爭議本身的問題其實可以再寫一篇了,不過我認為我目前的學識尚無法處理這麼高度爭議的議題。類似的言論在網路與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,但是都寫得太過簡單;例如廢死擁護者呼籲「放下仇恨」,我覺得是相當不智的宣傳角度,因為只會招來沒同理心的批評;至於人權的大旗,理念雖崇高,但是要讓一般人「聽得進去」,尚待努力;相對而言,反廢死者批評對方「等你家人也遇害你就知道了」,先不論這種詛咒人的心態是否健康,一個重大政策的決定本來就包含很多面向(更何況是直接影響一個人生死的決策)如果強制每種意見都只能站在受害者角度思考,也是太過偏頗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