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照片故事02_在鄉下的距離感


回宜蘭生活,有事到三星去,田多,停車好車之後一隻白頭翁停在我車窗邊。

不過不是什麼事情都是這麼浪漫。


編輯會是一個將消失的職業嗎

【文/何宇軒】
先說明一下我的職業是平面報紙的編輯(註),工作內容是下標、排版,之後自己校對並交樣。
有次在處理一則新聞時,因為對新聞內容有疑慮,所以稍微GOOGLE一下相關資料,沒想到搜尋出來的結果,竟然是報社同仁上傳到公司新聞網站的即時新聞,想當然題也下好了,於是我有點取巧地擷取來用(但還是有稍作修改)。

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,也就是當我在晚班時處理一整個白天發生的新聞,其實記者在發即時的時候已經做了初步處理,更別說網站本身也會有編輯再做處理;所以當平面紙本編輯拿到手的時候,已經不只是第二手,而是好幾手了。

當我大學在新聞科系就讀的時候,就曾發問過,為什麼新聞的標題不是由記者自己下,而是要由編輯來下?教授給的答案大概有兩個:
-記者在第一線做觀察,下標可能有盲點,會做出只有深入瞭解新聞的人才看得懂的標題。編輯則能以局外人的身分,客觀做出一般讀者能理解的標題。
-編輯要做到整輯、安排新聞輕重的規劃工作,不能只看到單篇,而是要整體性地安排。

然而,關於第一個問題,我認為可以由記者的主管來做把關即可,而這不代表記者自己下的題,讀者絕對看不懂。

至於第二個問題,就如同我之前在其他文章提過的,隨著網路的流傳,傳統版面整輯的概念也在崩解之中。社群網路等轉貼方式盛行,讀者看到的新聞不是伴隨著版面,而是一個一個的單篇新聞。傳統新聞的平衡報導,習慣將不同觀點拆成不同新聞處理,在紙本看起來雙方並陳,平衡性沒問題,但是情況換到網路轉貼上,就有可能發生只有單一觀點被大量轉載,進一步造成另一方觀點實質上被壓抑的現象。

電視新聞也是一樣,傳統電視新聞是帶狀、線性,但是Youtube等隨選影片的呈現方式則完全打破了線性的安排。另外,藉由採用程式設計相關機制,也能自動讓最多人點閱的新聞提升到較有能見度的位置。或是藉由雲端分析你的喜好、人際狀況等資訊,自動安排呈現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聞;換言之,整輯安排的重要性也越來越低。

但這不代表編輯完全會被淘汰(至少我私心希望不會),但不可忽視的是新聞工作的傳統分類方式早已在逐漸崩解轉型。以前的編輯不用自己組版,現在都自己組。現在的文字記者不見得會配攝影記者,得自己拍照,這還不夠,還要拍影音、自己過音、剪輯;在更早以前的記者甚至不需要自己打字。

文編與美編的界線也逐漸模糊,像是去背、上馬賽克等簡單的修圖合成,已是文編必備技能;再提到逐漸發展的資訊圖表,第一個要認識的事情就是這不只是美編的工作,而是文編要參與其中,讓資訊以最適合的方式呈現,不只是光做得美美的就好。但是我在新聞科系就讀的四年中,沒有一堂課教我怎麼做資訊圖表、怎麼讓資訊視覺化呈現。

工作內容不同、定義不同、所需的技能也不同。即使職缺還在,但所從事的人員恐怕也不一定從頭到尾相同。「大風吹」不管位子再怎麼換,玩的人永遠是那一批,但是真實的狀況並不是。不想在不停崩解、重組的新聞工作分配中出局,目前看來也唯有培養多元能力,「以萬變應萬變」一途了。
--------------
註:我常遇到關於我的職業的疑問是,一般人似乎普遍認為編輯必定是由資深記者轉任,不會由社會新鮮人擔任;連我大學時也有學長姊提出類似看法。我想這可能是因為編輯可以改稿,所以產生一種編輯比較「大」的錯覺。在此要說明並非如此,這只是一種工作權限的分配,改稿就是我會從事的工作內容;更何況報社組織龐大,也不是只有記者vs.編輯這樣簡單的二元關係。編輯可以是由新鮮人擔任,甚至有報社認為,編輯才應該要找新人,才比較好培養、塑造該報社的編輯風格等等。